現代人三餐外食、天天手搖飲、久坐少動等,身體早在不知不覺中被三高找上門,往往要等體檢報告亮紅燈,或出現頭暈、心悸時,才驚覺健康已經拉警報。究竟要如何判斷三高、提早掌握健康狀況?以下文章將帶你從數字看出身體警訊,並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預防!
Table of Contents
Toggle為什麼會有三高?4大原因讓身體提早亮紅燈
由於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,三高早已不是長輩專屬,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,18歲以上年輕人
罹患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的盛行率分別為27%、26%、11%,而導致三高年輕化的原因,其實和以下幾點有關:
- 久坐不動、缺乏運動,導致代謝率下降,血糖和血脂容易異常攀升。
- 常吃高油脂、高糖分飲食,會讓血液中的脂肪和糖分過度堆積,增加體內慢性發炎反應,影響血管健康。
- 壓力大、經常熬夜,容易刺激身體分泌壓力激素,影響心血管系統和代謝功能,加速三高風險。
- 體重過重或肥胖,尤其是內臟脂肪堆積會干擾胰島素功能,造成血糖控制困難,同時提升血脂異常和血壓升高的機會。
如何判斷三高?3大數值超標要當心
如何判斷三高1.高血壓
如何判斷三高?第一個介紹的是三高中最常見且容易被忽略的高血壓,一般來說,血壓越接近理想範圍,心血管負擔就越小;當收縮壓和舒張壓開始偏高,代表心臟和血管的壓力在增加,需要特別注意。以下用表格說明血壓分級,幫助你更清楚自己的血壓落在哪個範圍。
| 收縮壓(mmHg) | 舒張壓(mmHg) | |
| 理想血壓 | <120 | <80 |
| 正常血壓 | 120~129 | 80~84 |
| 高血壓 | ≥140 | ≥90 |
如何判斷三高2.高血糖
高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過高,若長期維持,會讓身體器官慢慢承受損傷,尤其是眼睛、腎臟和神經系統。想知道自己是否有高血糖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測量血糖,判斷基準主要看空腹和餐後血糖數值。
| 正常範圍(mg/dL) | 糖尿病前期(mg/dL) | 糖尿病(mg/dL) | |
| 空腹血糖 | 70~99 | 100~125 | ≥126 |
| 餐後兩小時血糖 | 80~139 | 140~199 | ≥200 |
如何判斷三高3.高血脂
如何判斷三高中的高血脂?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等脂肪含量過高,因此會透過抽血檢查多種脂質指標,包含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壞膽固醇)、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好膽固醇)以及總膽固醇、三酸甘油脂。
| 血脂類型 | 正常值 (mg/dL) | 超標警戒 (mg/dL) |
| 總膽固醇 | <200 | >200 |
|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(LDL) | <130 | >130 |
|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(HDL) | 男性>40、女性>50 | 低於正常標準 |
| 三酸甘油脂 | <150 | >150 |
三高不只是數字超標!4大潛在健康風險報你知
三高指標如果長期失控,就像身體裡的隱形炸彈,隨時可能引發嚴重疾病,以下說明:
- 心血管疾病:包含冠狀動脈疾病、心肌梗塞、中風等,尤其高血壓和高血脂容易導致血管內壁堆積脂肪,血管狹窄、硬化,血流受阻,增加血栓風險,嚴重影響心臟和大腦供血。
- 糖尿病併發症:長期高血糖會損傷眼睛的視網膜,導致視力模糊甚至失明,同時也可能併發腎衰竭、手腳麻木等,嚴重影響生活品質。
- 腎臟疾病:高血壓和高血糖破壞腎臟微血管,降低腎臟排毒和過濾功能。
- 動脈硬化與循環障礙:脂肪堆積使血管彈性不足,血液流動受限,造成手腳冰冷、疲勞感,甚至誘發認知功能減退和中風。
想遠離三高?養成這3個日常習慣最關鍵
1.以原型食物為主,均衡攝取營養
想要避免三高,飲食習慣建議維持「少油、少鹽、少糖、多纖維」,並以天然、未經加工的食物為主,避免含有過多添加物的食物,不僅能讓身體輕鬆消化,還能幫助代謝更順暢。
2.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
如同前面所說,導致三高原因也包含壓力大、熬夜、久坐少動等,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調整以下習慣:
- 規律運動: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,像是快走、騎自行車或慢跑等,讓心跳加快,幫助血液循環。
- 規律作息:盡量固定時間睡覺和起床,確保每晚睡足7到8小時。
- 學會放鬆壓力:壓力大、焦慮時,嘗試深呼吸或簡單冥想,調整呼吸節奏,讓身體放鬆,別讓壓力變成三高的催化劑。
- 戒菸限酒:吸菸容易升高血壓、膽固醇,過量飲酒則會使血脂和血壓升高,建議戒掉。
- 多喝水:以少量多次為原則,每天喝至少1500~2500毫升的水,利於身體代謝、降低血液黏稠度。
3.定期健康檢查
三高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,這讓很多年輕人心裡覺得「我還沒到那個年紀,應該不會有三高問題」,導致疏忽了健康檢查,但三高可不會因為年輕就自動消失,它其實是在你不經意間悄悄累積,等到真的出問題時,往往已經來不及了。
因此,建議成年人每1~2年做一次完整健康檢查,重點項目包含血壓測量、空腹血糖、血脂等,如果本身有家族三高病史、體重超標等,建議縮短至每半年~1年檢查一次,確保及早掌握健康變化。
結論
三高往往悄悄累積,不會因為年輕或偶爾運動、正常飲食就自動消失,而是需要長時間維持、定期健檢掌握三高數值,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,讓健康真正成為日常的守護力。
維登診所提供6種健檢方案,不僅包含三高測量,還涵蓋腎功能、腫瘤、過敏反應等重要檢查項目,結束後,更有專業醫師一對一詳盡解說每個數據,並提供專屬健康建議,讓你不只是知道結果,更能理解身體真正需要什麼!立即加LINE預約,守住健康底線。
延伸閱讀:
